重大工程泵类产品的国产化率慢慢地上升了,现今基本满足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;但是对当前行业整体现状来说,我国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,仍然有一定的差距,尤其是企业自主开发能力变弱,国民经济发展所急需的技术含量高、附加值高的产品核心技术尚未掌握,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。
我国企业在产品技术积累、研发新产品等方面与国外知名企业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,科技经费与研发资金不足,直接制约了我国水泵制造业的自主研发。
对于引进的技术,难以消化吸收,很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,缺少自主知识产权制造技术及产品技术;即便一些水泵行业的产品已基本实现了自主生产制造,但一些重大技术装备由于缺乏自主知识产权,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外方手中。
基础技术发展缓慢,基础配套零部件更是薄弱环节,长期以来,由于对基础技术研究不够深入,我国整备制造业的基础机械、基础零部件发展滞后,直接制约了重大技术装备发展
重要技术装备仍然依赖于进口,我国水泵行业过于重视引进,轻视引进技术消化、吸收及再创新,盲目重复引进的现象严重。
我国水泵企业的总体设计,成套能力比较薄弱,水泵行业整体缺乏系统设计、成套能力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承包企业。
应用部门缺乏购买国产水泵的积极性,所以就会制约水泵制造企业大力发展,并且自主知识产权的积极性,分企业盲目追求国外先进的技术装备,没有考虑性价比,导致我国水泵产品在国内采购招标中,又被国外水泵产品击败。
国家“十二五”发展规划中提出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,推动信息化、工业化的深度融合,“十二五”期间水泵制造企业升级了ERP系统,新上了Director6生产管理系统、LPM系统等,但整体来说,行业信息技术在水泵制造业应用率很低,从国内水泵行业来看,全面应用信息技术没有在其我国水泵制造业中广泛应用,影响了水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,发展后劲不足,制约了水泵行业的整体发展,使我国水泵企业难以与国外先进企业相匹敌。
行业共性技术研究缺失、设计、工艺、材料、制造标准规范亟待更新,由于改制,部分面向行业服务的研究院所成为各自为战的企业,机构性质与工作重心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,其行业技术支撑作用日益弱化,新技术、新工艺开发速度比较缓慢,设计、工艺、材料以及制造等众多标准都很难同国外对接,成为了制约水泵行业发展的关键。